close

阿采想帶孩子做用嘴巴吹就可以轉動的風車。

 

沒想到裝完鐵絲時,發現轉不太起來,因為是用比較厚的紙來做,阿采就猜想可能是紙質的關係。
小孩在旁你一言我一句,說「可能是風車太大了吧!比較不好轉。」「可能是風車太大了,吸管太短了,會卡住。」「可能是前面的圓盤吧,風進不去。」....看到小孩如此期待自己的風車完成,對這問題認真地在動腦筋思考,阿采很喜歡跟小孩一起想事情。阿采想,不需趕在秋季完成,我們在下禮拜可以開始慢慢地研究研究。


到了這禮拜,延續上次討論的,小孩就認為是圓盤的問題,「太重了,要輕一點比較好轉吧!」有小孩決定不加圓盤試試看,有鈞已做好的對照組,不加圓盤果然好轉得多,「我就說吧!」小孩似乎覺得找到原因了,但還是沒有那麼好吹。倍說「我知道了,一定是前面珠珠也太重了,我不要加珠珠試試看」,沒想到做出來的比有圓盤的更難吹,倍又想,「我知道了,珠珠有洞所以吹的時候好像也在幫忙吹一樣,所以比較好轉。」所以後來也決定加珠珠,是真的比較好轉。


但有小孩也覺得沒關係,因為跑著轉就會轉得很漂亮,小孩繞著圈圈一直轉風車。
   
風車一直轉,好漂亮啊!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好累呀!休息一下...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精心設計漂亮的風車

玩了一會兒,孩子們還是認為紙太厚重了,紛紛問說「那我們可以做輕一點的風車嗎?」

「可以啊!」小孩跑去拿A4紙。拿回來阿采問說,「還記得我們做風車的步驟嗎?」「記得啊,就是拿一個正方形的紙,然後對摺有兩個叉叉…」,「那我們只有長方形的紙,怎麼辦?」....就像為小孩準備太多精細的元素,到頭來愈單純的元素反而愈不會自己預備,例如小孩要做皮包,卻苦無提帶,阿采說那邊有紙可以用,但小孩就說,可是沒有長條的呀!小孩沒有去想說,長條也是從紙剪下來的。「學習去想辦法」,是在面對問題時很重要的事情。

一說到正方形,小孩拿起紙就開始剪,可見孩子對正方形的雛形是有概念的,但就是憑感覺。當阿采說這不是正方形時,小孩就拿起剪刀繼續往下剪,最後愈剪愈小、愈剪愈小,的確都很像正方形,但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正方形。

阿采提示說,正方形是每一邊都一樣長,而且是很直很直的喔!沒有斜斜的喔!

所以小孩就很努力地剪成他們認為最正方的樣子,也很努力很努力拿穩剪刀不要剪歪,但還是不一樣長也有點歪。


阿采提示說,這白色的紙原本都是直直的,怎麼樣用它來幫助你做出來的正方形都可以都是直的?


於是,有小孩想出來了!

誼說,「就像摺紙飛機一樣,兩邊會摺三角形。」倍說,「因為兩個三角形會變成正方形啊。」佑說,「因為正方形會變兩個三角形。」問晴說是怎麼發現的,倍說「我就是知道啊從還沒出生就知道了!」小孩總是喜歡這樣回答。問佑說是怎麼發現的,佑「說因為正方形就是有兩個三角形」。
「那為什麼要對齊旁邊呢,我也可以隨便摺一個三角形打開就變正方形啦!」「不行,因為如果不對齊就會歪掉,就不是正方形了」。一旁的小孩觀看學習,愈來愈多孩子了解箇中奧妙。遠變通,剪出最小的正方形和最大的正方形;光卡在認為是自己剪不夠直的緣故,可是態度非常認真,一直不斷研究,令阿采佩服:宸不知道怎麼剪,還在努力當中;里看到佑的方法也好像知道為什麼了,不過說不太出來;庭則是憑感覺剪.........


小小分享,這個有趣的過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阿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通泉草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