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人所能做的就是保持臨在,允許孩子將情緒丟出來,不要過於認真看待,也不隨之起舞。大人常常因為害怕孩子哭鬧,而立即去滿足孩子。孩子因而學會,我越不開心,我越可以得到我想要的東西。

等孩子情緒平穩下來,或隔天,可以和孩子聊一聊,用問問題的方式。如下:
剛剛那個哭哭是什麼?
你的感覺怎麼樣?
它有名字嗎
試著把它畫下來?
它現在不見了嗎? 它跑去哪裡了?
你覺得它還會在來嗎?

這些問題可以喚醒孩子的觀察能力,或許一開始,在孩子的索求無法立即被滿足,反而會有平息前的強烈反彈。但幾次之後,孩子會減少對於這種痛苦的認同,而在臨在中成長。

(摘選自一個新世界,第六章)


今天收便當時,阿芯包著包著,不知哪一個環節出了錯,哭鬧了起來,哭著要我幫她。我意識到我想馬上過去幫她,但另一個念頭出現,我似乎很怕她哭,常常很立即的滿足她的需求。就在我停頓的這一刻,阿芯也察覺到我沒有立刻過去幫她的忙,她開始手腳亂踢了起來。後來我和阿芯說:你知道我一定會幫你,但這次我要先等你停下來,才能幫你。她開始強烈的哭了起來。我等她平息下來之後,我感受到她的平靜。這兩種落差的情緒,發生不到5分鐘之內。我和她一起完成包便當後,約她一起畫畫。我說:我們把剛剛那個哭哭畫下來。她拿起深藍色的筆,一開始叫我幫畫。我鼓勵她試試看,她開始來回快速的畫(這和她平常的畫法不同)。我問: 她有名字嗎?她說:是打雷。我繼續問:它現在不見了嗎?它跑去哪裡了?阿芯指著畫紙說: 在裡面。之後,她就開心的跑去和朋友玩了。

而下一次,有類似情況出現時,我想我會記得問她:那個打雷哭哭是不是回來了?

怡君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通泉草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