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陽高高掛,社區散步去~

排隊新組合。一般外出如棣、弟同時出現兩人一定會牽一起,這天兩人都找了不同人牽唷!發現了嗎?









老師說走馬步要靠邊,那有停車的地方怎麼辦?就從牆壁和車子中間穿過去吧!



這是什麼東西好奇怪唷?弟說「是恐龍骨頭。」猛說「樹枝。」晴說「不知道也。」榛說「好像章魚。」
到底是什麼?搞了半天原來是一堆長到馬路上的榕樹根啦!
從孩子的回答中,可見孩子的充滿的想像力,但如一開始就跟孩子說明那是什麼也許就減少了這聯想的機會。


猛、榛跟大家介紹植物木瓜樹和玉米唷!
某人和榛爭論說這又不是玉米。
榛說「這是玉米,跟我們上次種的一樣。」
某人「不是。玉米是一顆顆黃黃這又沒有。」
原來,那孩子只看過撥好皮的玉米,沒看過長在玉米叢上的玉米,才會發生此誤會啦!對了,因此說好也要到頂樓菜圃種屬於小精靈的玉米唷!


這又是什麼呢?
長長細細的好像麵線唷!
原來是榕樹的的氣根啦!有些人會說是「榕樹的鬍鬚」。
當孩子仔細玩榕樹氣根時,猛忽然指了旁邊的樹說:「上次我們有吃它?」原來大榕樹邊有顆桑椹樹,去年曾帶小饅頭們來過摘、吃過啦!想不到一年了猛還記得。

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要提供孩子重複的經驗。重複重複再重複,從重複中孩子只能將新舊事物聯結在一起。


妮遠遠看到這樹說「迷迭香。」〈原因,因她覺得的葉子跟迷迭香看起來一樣細細刺刺的。〉
請直接觸摸後發現觸感太同也沒有香香的味道,才知道這並不迷迭香是「龍柏」唷!
其實當時怡婷還想說完蛋了,妮會不會因認錯了當場生氣呢?可沒有只是笑笑的說「喔~是我認錯啦!」愛生氣的妮不見了。





散步時,孩子總喜歡走到怡婷前面或馬路中間,對孩子來說也許只是單純的想前進,大人總擔心安全。所以出發前總會先跟孩子說明注意事項,甚至會想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。
像,走在老師前面或走在馬路中間?怡婷會選在安全路段,讓孩子自由走,只是轉彎要一定等老師及後面的人。為什麼轉彎要等老師呢?因你走太快跌倒或遇到危險事物老師無法馬上幫助你,這樣跟孩子解釋大都能理解。如通往新城教會的小徑。桃李一路。過馬路除了請他們先觀看兩邊是否有來車,也會請他們手舉高並快速通過。為什麼要手舉高?因為孩子個小舉手是讓司機更加容易看到他們以確保安全。

外出散步是悠閒輕鬆的。如不想在過程中發生不愉快,出發前一定會再次提醒注意事項,好讓大家快樂出門安全回校唷!

怡婷


參考資料:
龍柏 http://www.lnps.tp.edu.tw/plants/%E9%BE%8D%E6%9F%8F.htm
榕樹 http://www.hljh.tcc.edu.tw/teach/%E6%A0%A1%E5%9C%92%E6%A4%8D%E7%89%A9/%E6%A6%95%E6%A8%B9/%E6%A6%95%E6%A8%B9920602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通泉草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