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布
這麼長的布,到底要怎麼玩呢? 有了,當成小河跳來跳去~
啊,變成一條繩子囉。綑住一群小螞蟻囉!
當床躺,也蠻舒服的唷。
染布前,當然先和布稍稍熟悉一下。孩子透過遊戲跟布有進一步的接觸。
接著將要胚布清洗乾淨、晾乾,等待進入染布工程。
幫布上漿
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布浸泡過黃豆水可以增加他的吸色力,煮染過程中可以盡可能吸取染物的色素。
這群螞蟻坐在那,有人摀耳朵、有人開懷大笑、有人看到目瞪口呆,
到底再做甚麼呢?
原來再看果汁機打黃豆水啦!
因為只要黃豆的水不要渣渣,所打好的豆渣需放入棉袋中打水擠出來。
孩子邊擠邊說好像擠牛奶唷~豆漿、牛奶變豆奶~
看我們努力擠呀擠~ 人多一起幫忙能不能擠快點呢?
輕輕壓,讓布全都喝到黃豆水。 ㄟ~怎麼會出現好多好多小泡泡唷~
染材處理及煮染
開始之前得先認識一下我們的染材。配合季節挑選能染出亮黃色的薑黃及給人溫暖橘紅色的蘇木。兩種天然染材,回歸自然又環保,染出的顏色又給人有溫暖的感覺。
認識一下我們這次使用的染材薑黃、蘇木長怎樣?
摸摸看、聞聞看,手怎麼黃黃的呢?
孩子聞到薑黃味道有人說香,有人說臭,宇則說:「我阿公家有。」
那一根根橘色樹枝是什麼呢?是橘樹根嗎?看起有點奇怪耶,卻沒味道。
實驗時間,小孩看到水變顏色,紛紛大叫好奇怪,水變顏色了耶!
染材經過清洗、萃取染液、布放入鍋中吸色。
白色的布,經過浸泡變成黃色和紅色的布囉!
看看蘇木、薑黃遇到水會變什麼顏色?原來~~是粉紅色和黃色耶!
染好的布,需要再次清洗,將多餘的染液洗淨。
孩子說先在水洗搓一搓,再拉高高,什麼事笑得這麼開心,原來水變顏色啦!
正在呼朋引伴過來看啦!
染的布,成了佈置教室的窗簾及娃娃屋帳篷唷!
天然染材,經過太陽曬、燈光照射、洗滌後顏色會慢慢淡掉,顏色淡了明年可重新染上一次每年每年不斷重複下去。
除了染窗簾及娃娃屋的布,孩子們也帶了件自己的衣服,染了件屬於自己的薑黃衣唷!
染衣服
綁染,利用橡皮筋及彈珠,在衣服上綁上屬於自己的神祕圖案。
經過努力,終於完成囉。你看我們的衣服變小啦。
只是不知染出來會變成什麼圖案?
入染液前得先將整件衣服弄濕,讓染液可均衡吸收,才有漂亮均勻的色澤。
看孩子努力將衣服沾濕。沾濕的白衣服放入染液中馬上變黃衣。
程說:我幫忙壓一壓,讓衣服吃入更多的薑黃汁。
為增加衣服的花樣,用了橡皮筋和彈珠綁在衣服上,增添些不同的花樣。
示範後大家很認真得自己嘗試,幾分鐘後~
是這樣綁嗎?我不會綁,你幫我啦!這樣可以嗎?
在此起彼落的求救、互相幫忙中,完成的此工作。
經過幾小時的浸泡,終於到了~拆除時刻。
橡皮筋很難綁,但也好難拆呀!這樣拆、那樣拆,怎麼這麼難呀。
孩子帶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,慢慢將橡皮筋解開,看看出現甚麼圖案。


成品展示 哇~我的衣服變成黃色。我的衣服上多了好幾圈圈,數數看到底有幾圈。
我的棉羊頭被圈住啦! 變成帽子好像也不錯唷!
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成品都很喜歡,興奮的說:「為什麼會有圈圈?」
染好的衣服,等待晾乾,就可穿上身。
今年帶孩子從玩布、打黃豆水、擠黃豆水、認識染材、把布放入染液中、清洗、晾乾,成品成為教室內窗簾、娃娃屋帳篷,及染出獨一無二的薑黃衣。雖然染布部份工作對這群孩子來說有點難,但是孩子們還是一起努力合作完成所有步驟。孩子們看到布、衣服從白色變黃色、粉紅色,整個過程孩子可充滿興奮及驚奇,不斷說: 「好厲害好像變魔術。」又看見染好的布及衣服掛在教室、走廊晾乾,迫不及待的邀請爸媽欣賞去。
我們沒有強迫孩子一定要全程參與,有興趣的孩子就會自己不斷跑來幫忙或關心狀況,之後去與其他孩子分享目前狀況,因為我們沒有要孩子熟悉每個步驟,只希望當孩子看到教室窗簾、穿上薑黃衣時能想起當時大家一起合作的回憶,跟誰誰誰一起擠黃豆水、和誰一起做了什麼事情,這些美好的回憶及經驗就好。
怡婷、雅婷
後記:1怎麼染布,叡說「將布泡豆漿、煮薑黃、布放下。」
2.某天放學,晏拿著一塊娃娃家的布跑來問怡婷說:「妳有很大的鍋子可以借我嗎?」問他「要大鍋子做什麼?」晏說「想染布。」